吉星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下次还填非常简单(1-847) > 第135节

第135节(第1/3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程冲斗,大名赫赫的枪术名家,单刀技巧也独步武林,值得细说的就是他的单刀,他的单刀学习自倭刀大师刘云峰,后来也编著了《单刀法选》。



    这本《单刀法选》和戚将军撰写的《辛酉刀法》,填补了明国过往失传了的双手刀法的缺憾,且非常实用,成为了军队重视学习的范本。(至于为什么刀法失传,这就得问一问费拉不堪的宋朝了)



    苗刀早在唐朝就出现了,常用配置于御林军,刀身修长,兼具刀、枪两种优势,但如果没有配套的刀法,就难以实用,而且御林军很少真的打仗,所以苗刀大多作为摆设更多。



    直至明朝倭寇到来,军方将领、民间武学家和这群佩刀的武士交手之后,意识到日本刀杀伤力巨大非一般兵器所能抵挡,同时因倭寇刀法犀利,明国武道家对瀛洲剑道产生浓厚兴趣,通过对日本刀法参考并结合中华武术自身,最终创造出了倭刀术,其中改进的倭刀术也流传到苗刀上。



    《苗刀考证》中如此说道——“迫明戚继光得此刀法,传之于部下,用于冲锋陷阵,斩将搴旗,赖此刀法,威震华夏。”



    同时苗刀,也是可以用来应付骑兵,因为刀很长,兼具了长枪的特性,可用于突刺,能够应对蒙古骑兵,面对明国边界草原人也很好用。

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要绕一大圈说苗刀?



    因为苗刀就是劈挂门的指定器械,戚继光也是劈挂门的传人,推广了劈挂拳。



    打瀛洲的妖魔鬼怪,是劈挂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。



    ……



    白维迟迟不选择亮刀。



    真田自认为受了轻视,跑吼一声,背后的火焰车轮更加明亮且滚烫。



    他大步流星的冲上二楼,纵越近身,提起拳头就冲着面门打过来,没考虑什么防御和姿态。



    他并不是道场弟子,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武术,全部都是靠着这些年在街头跌摸滚爬学来的技击技巧。



    就像是热血高校里的青痞们一样,打架全靠吼和身体素质,技巧全都是靠实战总结出来。



    街头篮球和正规篮球是两种竞技,街头斗殴和武术散打也是两种不同模式,论及难度,自然是后者更高。



    如果说街头斗殴能胜过武术家,只能说后者还未适应规则,或者说,不愿意学下三滥的招式,倘若真的放开了手脚,当真以为武术散打里没有阴狠的要人性命的招式么?



    白维侧过身闪躲开真田的攻击路数,手掌摊开,并不是握拳,而是呈掌,一推一震,看似坚不可摧的真田顿时乱了步伐,没有受伤可脚步不稳,踉跄后退。



    真田狠狠踏步稳住身体,却在还没彻底站稳的时候追出一拳,但下盘不稳,仓促出拳,提前被精准预判到,左手一压一拍,右手抬起,划过弧度,双手如同高速转动的自行车踏板,左手下沉摆开拳头,右手下落,手掌敲打在真田肩膀上。



    杌搂盘打!



    砰!声音并不清脆,而是沉重的很,就像是把钢筋铁棍砸在了人体上,二楼地板砖石崩裂,真田半只膝盖下沉。



    他瞪大眼睛,打架这么多年,他的确没怎么跟明国的武道家交过手,碰到的高手也大多不精通于拳脚,他不太能理解,自己只是被敲了一下肩膀,怎么感觉半个身子都麻了。



    劈挂拳的主要攻击都在上半身,肩、颈、胸,皆为长短打击的要害。



    而脖颈和肩膀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

    白维一击得手,补上一脚,右腿横扫,真田再度飞出二楼,砸在了破碎的舞池中央。



    他从玻璃渣子的碎片中爬起身,浑身凶悍戾气更加暴涨。



    真田再度冲上二楼,如同一头狂暴的蛮牛。



    白维像是手里提着红布的斗牛士,动作大开大合,将对手玩弄于股掌。



    又是一次短暂交手,白维双手开合,虚晃一招,劈挂掌落在肩膀之时骤然回收,踏前半步,收为寸劲贴身短打,半步崩拳。



    真田砸向二楼包厢,双手抓着木质门窗,捏住的地方直接燃烧起了熊熊烈火。



    “玩够了吗?”真田咧嘴低吼:“这种程度根本伤不了我!”



    白维盯着他的赤红色的双臂,火焰的纹身已经不知不觉蔓延到了手臂上,几乎形成一体。



    妖力前所未有的旺盛。



    青年脸色微微严肃少许,再这么赤手打下去,自己反而要吃亏。



    他的双手炽热如火,咆哮着要获取胜利……妈的,哪来的邪典高达。



    真田猛地扑过来,直接打算擒抱,如果被近距离擒爆,拦腰抱住就不可能轻易的挣脱开,再加上焚烧躯壳的烈火,不亚于被草薙京捏住脑袋琴月阳。
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